0755-29726755

PET保护膜系列

政策丨黄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《黄浦区坚持对标改革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2024年工作方案》的通知

政策丨黄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《黄浦区坚持对标改革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2024年工作方案》的通知

日期:2024-10-22 08:47:48 作者:星空体育竞技

  黄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《黄浦区坚持对标改革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2024年工作方案》的通知

  经区政府同意,现将《黄浦区坚持对标改革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2024年工作方案》印发给你们,请认真按照执行。

  为深化落实国家、上海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最新决策部署,2024年,黄浦坚持以市场化为鲜明主线、法治化为基础保障、国际化为重要标准,对标最高标准、最好水平,加强系统集成和迭代升级,全周期优化营商服务,全方位提升企业感受,深化拓展优化营商环境四大行动实践成果,持续打造贸易投资更便利、行政效率更高效、政务服务更规范、法治体系更完善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,以更高水平“宜商黄浦”建设助力经济更高质量发展,根据《上海市坚持对标改革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》,制定本工作方案。

  完善企业登记在线服务,深化推进企业变更和注销领域全程网办,逐步提升全程网办率,加强对个体工商户等主体服务力度。推行企业名申报承诺制,优化帮办辅导、高风险名称审核、核名争议解决等服务。完善集中登记地服务管理,为居民服务业、个体工商户等主体提供便利,加强企业登记材料审核与法律文书送达管理。拓展黄浦“企易注”场地资源,纳入更多联办空间与商务楼宇,健全住所登记信息库与功能。推广“企业码”和电子营业执照应用,探索更多智慧性、普惠性政务服务场景。完善企业登记信息变更管理,加强数据信息跨部门更新与系统联动。(责任部门:区市场监督管理局、区政务服务中心、区大数据中心)

  深化用地清单制改革,完善区域评估工作,推动用地审批事项标准化和流程便利化。巩固工程建设项目“多测合一”“验登合一”改革成效,扩大“多测合一”跨部门共享认证范围。完善不动产登记90分钟办理流程,深化案件专人负责制和客户服务专区建设。拓展建筑师负责制适用覆盖面,探索旧改和土建项目试点,建立配套审批流程、监督管理模式和保险机制。探索消防审验领域一般项目告知承诺制试点。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审查中心实体化建设,优化“网上办、掌上看、帮代办”服务模式,推广数字化智能规划审批,提升“审批不出中心”全流程服务功能。(责任部门:区规划资源局、区建管委、区政务服务中心)

  加强重大建设项目供地电力需求对接,适度超前建设土建基础设施、综合管廊等。扩大一般项目“挖掘道路施工一件事”适合使用的范围,探索部门并联审批,持续提升办理便捷度。深化“水电气网联合报装”机制,持续引入市政配套类业务,优化“一站式”报装服务,完善水务、电力、燃气、通讯领域政策宣传和数据信息发布。保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通行权,将通信基础设施纳入空间规划、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出让条件。开展商务楼宇宽带接入市场联合整治,保障楼宇宽带公平接入,加强对工程建设和运营的管理。(责任部门:区规划资源局、区建管委、区政务服务中心、区科委)

  完善公共就业服务,发布推广黄浦“就业码”,集成就业导图、政策汇编、招聘岗位等服务功能。优化黄浦零工就业云平台,拓展零工就业渠道和服务场景。创建和谐劳动关系,开展“查风险、强协调、保支付、促和谐”专项行动,加强重点企业政策培训。优化劳动争议纠纷调处机制,构建多层次基层调解组织体系,设立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中心,完善分类处置流程,提升案件办理效能。深化劳动监察、仲裁“一口受理”试点,推进“一次告知、一表申请、一口受理、一体管理”。推进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建设,优化速裁工作机制和案件办理流程。(责任部门:区人社局、区总工会、区工商联、各街道)

  支持鼓励金融机构落实“敢贷、愿贷、能贷、会贷”长效机制,深化“政会银企”合作,推动基层商会、企业等多层次融资供需对接,加强“金易融·企业贷”助企纾困信贷模式、财政贴息等政策工具支持,推动普惠性贷款增量扩面提质降本。深化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“信易贷”综合服务平台建设,拓展“外滩融易行”合作银行范围,推进产品服务创新。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拓展应收账款担保融资业务,支持政府采购供应商依法合规开展相关融资。积极发展绿色金融,支持银行创新绿色信贷产品,加强政策宣贯与落实,鼓励企业在申请绿色贷款时主动提交环境、社会和治理(ESG)风险报告。(责任部门:区金融办、区财政局、区发展改革委、区工商联)

  加大AEO(经认证的经营者)企业培育和服务力度,推进“上海市淮海新天地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AEO高级认证指导中心”建设,优化政策解读和认证辅导服务,落实企业申请激励措施。持续推进进出口商品检验结果采信工作,探索大宗资源类商品采信试点。落实减免税快速审核准入标准,引导合乎条件企业运用“快速审核+ERP联网”模式提交减免税申请。(责任部门:区商务委、黄浦海关、区政务服务中心、区税务局)

  优化企业注销、申报更正等涉税业务线上办理流程,加强“乐企直连”服务推广,提升纳税便利度。持续推进数字化电子发票试点扩围,逐步提升数字化电子发票开票率和开票金额比例。探索实施税收事先裁定个性化服务,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政策指导,降低涉税风险。优化金税四期征纳互动服务,建立“辅导办理一体化、流转处理扁平化、税费服务场景化”的征纳互动服务机制。做好减税降费政策宣传辅导,通过电子税务局精准推送、“税享天地”直播平台解读等实现“政策找人”。深化黄浦税务专属服务区和社会共治品牌建设,加强税务信息公开与纳税人意见征集响应,推动诉求收集和响应机制前移,确保市场主体税费政策红利应享尽享。(责任部门:区税务局)

  完善特色多元解纷机制,加强解纷“一件事”线上平台应用,发挥各街道非诉讼争议解决分中心作用,提供调解、仲裁指引、法律咨询等服务。加强商事类纠纷调解,深化金融、贸易等领域诉调对接,探索开展涉外商事案件解纷服务。推进“数字法院”建设,优化在线诉讼服务,推动办案全流程电子化,加强执行领域智能化应用。加强诉讼立案、审判、执行全流程管理,健全快速裁判和随机分案机制,提升办案质效。落实裁判文书公开制度,建立质效数据公开机制。保障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,加强小额诉讼程序引导,提高适用率。加强高频评估鉴定事项监管,规范中介机构行为。(责任部门:区司法局、区法院、各街道)

  完善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窗口功能,优化专利咨询、商标注册申请、政策申报等普惠业务集中受理和综窗服务。强化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协作,加强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,为企业“走出去”提供风险防范和纠纷应对服务。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,深化“委调e空间”等诉前调解平台建设,优化一站式纠纷解决服务。加强商业机密保护,对重点园区、机构和企业商业机密保护示范创建提供指导支持。加强招投标过程监管,规范代理机构行为,推广招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使用电子保函,提升政府采购工程电子支付、电子发票、电子保函全程网办率。开展政府采购领域专项整治,健全投诉处理工作机制,纠正防范违法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。加强对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》及配套规章、指南、指引的普法宣贯。(责任部门:区市场监督管理局、区财政局、区建管委、区法院、区政务服务中心、区司法局)

  落实破产案件繁简分流、简案快审、执转破等工作机制,强化破产衍生诉讼案件办理,优化在线办案、涉案信息在线查询等服务,提升案件办理效率。完善破产重整企业信用修复机制,畅通信用修复渠道,协助企业在金融、税务、市场监管和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实现信用修复。深化破产费用保障机制研究,优化政府定价环节收费标准。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破产保护,提供便捷、简易、灵活、低成本的破产程序。(责任部门:区法院、区发展改革委)

  持续提升审批效率,深化“信用+承诺”“信用+容缺”“信用+即入”的极简审批模式,拓展“一业一证”行业覆盖面。优化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主题集成服务,探索实施“新建住宅交付一件事”等。持续升级个人“生命树”,打造数智化企业“生命树”,完善“店小二”智能办事助理功能。优化线下办事体验,完善“体验帮办、圆桌会办、综窗联办、专窗研办”等服务模式,健全“办不成事”闭环处理机制,加强营商活动中心建设与服务赋能。开展审批与服务效能评估监督,推进“好差评”工作,加强12345热线转办件自查反馈。(责任部门:区政务服务办、区政务服务中心、区大数据中心、区房管局)

  推进政策制定发布、宣传解读、申报辅导、跟踪反馈等环节标准化、规范化,优化“一网通办”线上企业专属空间政策中心功能,加强政策匹配、政策体检、免申即享等便捷服务,推进行政给付、资金补贴等惠企政策和服务“免申即享”、及时兑现。深化实施各类型企业总部、科学技术创新、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等重点政策,加强数据信息、人工智能技术在政策精准推送和申报关联领域应用,提升高频政策申报便利性。创新政策宣传方式,以案例、视频、直播等宣传解读形式,提升政策感知度和可读性。优化政策兑现,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,实现进度可跟踪可查询。健全企业“服务包”“服务管家”工作机制,通过精准分类、量身订制等方式提高针对性,及时响应、解决企业诉求。(责任部门:区政务服务办、区发展改革委、区商务委、区金融办、区科委、区文化旅游局、区财政局)

  持续推进张江黄浦园、广慈—思南园区、江南智造等各类园区载体建设与服务升级,开展“营商环境示范园区(楼宇)”建设,探索引入健康、法律、文体等服务功能。深化“楼宇联盟链”“黄浦益企营”等平台应用,提升招商安商与客户服务联动效率。落实高质量孵化器培育政策,“一园一方案”加强重点领域培育支持,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。扩大政务服务智能终端进驻覆盖面,鼓励企业志愿服务进园区(楼宇),开展多渠道涉企事项帮办优化服务功能。持续开展政策进园区(楼宇)、主题营商沙龙等活动,加强街道营商人员、企业服务专员队伍能力建设,加强政企交流和政策触达。(责任部门:区科委、区金融办、区商务委、区政务服务中心、区卫生健康委、区司法局、区文化旅游局、区体育局、各街道)

  持续打造“门楣之光·黄浦人才”品牌,完善人才政策体系,强化人才评价的价值、能力、贡献导向,深化实施科创、法律、治理、高技能等领域专项人才激励计划。加强“门楣之光·引智工作站”建设,优化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,提升人才安居工程和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供给,优化人才发展配套服务。完善“零距离”人才服务体系,加强人才服务信息平台和实体阵地建设,加强线上线下服务保障。升级“黄浦创卡”创新创业服务品牌,搭建高校培养、政府扶持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相链接的创业孵化模式,集成咨询指导、创业帮办、资源对接等服务。持续举办“海聚英才”全世界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活动,营造良好创业生态。(责任部门:区委人才办、区人社局、区房管局)

  结合中央科创区建设,完善科创产业政策体系,加强优质科创要素资源配套供给,助推形成以数字科技、生命健康产业为核心,科创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。加强科创载体拓展培育,优化“数智心城·无界创新”产业园、“黄浦汇—欣空间”孵化器等载体运营,提升国家级、市级科创载体数量。构建以企业为核心的“产学研”创新发展模式,支持科创企业、研发机构、科研院所、高校等集聚联动发展。推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科学技术创新,引导长期资本投早、投小、投硬科技,促进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。优化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生态,成立科创服务联盟,持续举办科创大会等主题活动,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科创服务。(责任部门:区科委、科创集团、区金融办)

  提升外资服务水平,落实新版《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》,发挥外资服务基地平台作用,促进行业商会交流合作,加强跨部门服务保障。完善政务服务中心等重点场所双语服务、双语标识设置,依托随申办“涉外服务专窗”做好外籍人士在线咨询帮办。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服务,提供外籍人才合规用汇等便捷生活服务。服务民营经济发展,持续举办“民营经济圆桌会”“政企汇”等特色活动,优化基层商会“兴业互联”政企服务平台功能。落实中小企业服务专员机制,完善梯度培育服务体系,助力优质中小企业发展为“专精特新”企业。优化国资国企服务,持续开展区域化党建、楼宇共治、产业促进等合作,加强企业诉求对接与化解。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,聚焦重点产业方向,支持鼓励新业态、新模式落户黄浦、集聚发展。(责任部门:区商务委、区科委、区工商联、区国资委、区发展改革委、区政务服务中心)

  深化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推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信息共享,防止多头检查、重复检查,探索实施“一业一查”“综合一次查”等监管新模式。拓展“无事不扰”远距离综合监管试点范围,加强非现场检查的数字智能技术应用,实现“远程管”“易分类”“早干预”。持续实施“无处不在”跨部门综合监管,在食品、药品、医疗器械、危险化学品、燃气、特定种类设备、建筑工程质量等行业领域开展常态化综合监管,推行审管执信协同综合监督管理机制。推广“检查码”和全市统一综合执法系统应用,加强对执法活动的全过程留痕、可回溯管理,加强对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落实情况监督检查。严查严处侵犯知识产权、不正当竞争等影响市场健康发展和企业正常经营的突出犯罪,切实保障市场秩序。(责任部门:区市场监督管理局、区司法局、区大数据中心、区公安分局、区发展改革委、区相关执法部门)

  完善信用评估和分级分类监管,探索建立“公共信用+行业信用”的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,强化企业信用分类与执法检查联动。完善公共信用修复,推动失信行为纠正信息共享等提升修复便利度,加强失信联合惩戒,推动构建信用管理闭环制度体系。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,将拖欠账款失信信息纳入政务诚信和国企考核。深化包容审慎监管,依法拓展不予行政处罚事项范围,细化减轻行政处罚事项标准。加强监管合规引导,持续推广企业“合规一码通”应用,制定风险清单和预警指标体系,加强预付费领域监管检查。加强市场主体合规性指引,开展中小企业“法治体检”“合规体检”,试点实施“新入经营主体合规告知制度”,深化公安、消防、环保、文化、卫生、人力资源等重点执法领域以及金融、医疗等行业合规指导和监督检查。(责任部门:区市场监督管理局、区司法局、区发展改革委、区检察院、区公安分局、区生态环境局、区文化旅游局、区卫生健康委、区人社局、区商务委、区国资委)

  深化外滩法律服务集聚带建设,依托“外滩金融法律论坛”“外滩法治汇”等品牌论坛活动,优化法律服务资源供给。深化涉外法律服务培训实践基地建设,打造“涉外法务集聚点”,优化外资发展法治服务环境。发挥“元·创联盟”公益法律专家团作用,开展公司治理、数据安全、证券投资等领域公益法律咨询。持续推动依法行政,实现重大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全覆盖。推进“八五”普法工作,多场景推进法律和法规宣传教育。(责任部门:区司法局、区市场监管局)

  依托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联盟,全方位推进营商环境领域共建合作。拓展政务服务“远程帮办”事项,快速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、同标准办理,打造政务服务跨省“连锁店”。建立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保护执法联动新机制,加大侵权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联合惩治力度。开展放心消费创建与消费维权联络点建设,促进市场监管一体化。搭建长三角创新创业合作平台,联合举办赛事活动,加强优质项目政策扶持和资源对接。深化信用体系建设跨区域合作,完善“信游长三角+”平台功能,强化信用信息互通与“信用+”服务场景应用。(责任部门:区发展改革委、区政务服务中心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、区人社局)

  加强街道营商服务中心阵地和营商服务队伍建设,支持鼓励街道立足自身发展特色,创新营商服务举措,打造街道特色服务品牌。强化部门街道联动协作,持续开展特色化营商主题沙龙,探索链接区政务服务中心功能板块,畅通零距离沟通和需求解决平台。多渠道深化街企联动,完善“一企一服务管家、一企一服务专员”网格化客户服务工作机制,深化落实“四百”大走访,推动设立“零距离企业服务站”,开展楼宇巡回服务日活动,实现惠企政策“送上门”、精准服务“点对点”。优化配套服务供给,聚焦企业白领需求加强公益、医疗、文体等服务配送,深化探索南外滩金融直通车项目等特色化服务实践。探索构建金融、法律、文化、健康及政务等各领域智囊顾问团、企业未来的发展联盟,助力政企沟通、企企合作、银企对接。(责任部门:各街道、区金融办、区政务服务中心)

  持续开展领导干部走流程活动,提升企业办事感受度。完善“营商环境体验官”工作机制,推进街道一线“营商环境体验官”试点,探索组建涵盖各行业代表、专家学者、代表委员等体验官团队,拓展“听看议提”多元参与渠道。建立“媒体观察员”工作机制,支持观察员全流程参与营商环境调研、座谈、评估等环节,发现反映营商环境问题线索,宣传推介惠企政策和优秀案例。聚焦金融科技、绿色发展等前沿主题,持续提升外滩大会、外滩金融峰会、ESG全球领导者峰会等国际会议公共价值与影响力,为企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产业生态。(责任部门:区发展改革委、区政府新闻办、区金融办、区政务服务中心、各街道)

  落实主要负责人优化营商环境第一责任人制度,完善部门、单位、街道沟通协作机制,强化工作整体性和协同性。制定重点改革事项任务台账,明确职责分工和进度安排,健全日常调度、月度跟踪、季度会商工作机制。深入实施政务服务舒心畅办、政府监管无事不扰、长三角政务通办互认、企业满意度精准聚焦四大专项行动,逐步提升改革创新成效。(责任部门:区发展改革委、各相关部门)

  对标世行评估规则,对接落实国家、市级优化营商环境部署,主动承接上级试点任务,加强专题工作培训,提升营商共建意识与业务能力。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全区重点督查事项,明确时间进度,加强重点任务落实常态化督促。加强营商环境测评与企业满意度调查的最终结果应用,持续推动薄弱环节整改落实。各涉市级测评部门严格对照测评指标任务,瞄准更高标准、更好水平,推动在各自领域持续晋位升级。完善区域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,编制发布综合营商环境白皮书。(责任部门:区政府办公室、区发展改革委、区商务委、区司法局、区规划资源局、区建管委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、区法院、区统计局)

  充分发挥区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等及其重要的作用,依托“财经议事厅”、专题民主协商等平台渠道,加强与市场主体常态化互动,深化沟通协商与成果运用。积极开展与媒体、智库、高校、行业协会等对接合作,定期征集优化营商环境意见建议。加强涉企统计调查项目管理,优化企业数据报送机制,高效采集五经普数据,有效统筹企业走访调研和涉企信息共享,避免企业信息“多头报”“重复报”。(责任部门:区发展改革委、区工商联、区金融办、区统计局)

  将营商环境宣传推介纳入全区宣传工作重点,逐步提升“宜商黄浦”品牌影响力。有效发挥区级媒体矩阵作用,在区政务服务中心重点区域设置宣传展示区,多渠道开展政策信息与实践案例宣传。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评选,鼓励各部门、各街道打造优化营商环境特色亮点,及时收集宣传创新性、典型性案例。(责任部门:区政府新闻办、区发展改革委、区政务服务中心、各街道)

  国脉,是大数据治理、数字政府、营商环境、数字化的经济、政务服务、产业服务专业提供商。创新提出软件+咨询+数据+平台+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,拥有超能城市APP、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、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、政策智能服务系统、数据基因、数据母体、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,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、智慧政府和智慧公司可以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,广泛服务于发改委、营商环境局、考核办、大数据局、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、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