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,53岁的吴洪珠是一位勇敢的农民发明家,他自信地说:“世界上只要有种土豆的地方,就有我们发明的土豆机。”这样的目标在22年前或许会被人们认为是狂妄的吹牛,但如今,他不仅讲出口,而且大家都在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。
原因就在于,吴洪珠不懈追求的目标已经变成了现实,他在土豆机械界创造了奇迹,领导的企业成为中国最大的土豆机械生产企业,研发团队已拥有20多项国家专利。
吴洪珠,一个喜欢琢磨机械的农民,虽然读书不多,但从小就与土地结下不解之缘。18岁时,他用辛苦赚来的钱和借来的资金购置了一辆拖拉机,开始了自己的农业活动。吴洪珠的家乡在山东胶州,这里土壤肥沃,适合种植土豆,土豆的种植培养面积超过5万亩。
他深入研究机械设计,发现市场上缺乏好用的土豆种植机。虽然他没有专业的机械制造基础,但这并没有阻挡他的热情。1999年,吴洪珠找到了做农机销售的朋友王泽秋,借来了资金,并开始了土豆机的研发之旅。
吴洪珠在家里的院子里动手制作机器,经过几周的努力,第一台土豆机的雏形出现了。然而,初次下地测试时,机器存在诸多问题,覆膜被扯破,种植距离不均匀,土豆在收获时也遭到损坏。
乡亲们对他的发明嗤之以鼻,认为他是“一个初中生,还想搞发明,简直是疯了!
然而,吴洪珠并没有因此而气馁,反而专注于分析失败的原因,进行针对性的升级改造。
虽然乡亲们不再让他的土豆机下地,但他将自家土地全部种植上土豆,反复试验,修正缺陷。经过几代机器的研发,当他将土豆机研发到第五代时,终于赢得了当地农民的认可。
2005年,吴洪珠已经卖出了300多台土豆机,然而,面对连续几天有农户堵在门口要求退货的情况,他没选逃避责任。当年的雨水特别多,导致土地泥泞,机器在操作时被泥土堵塞,收上来的土豆都切烂了。
于是,他将自己关在家里,冥思苦想如何改造机器,以克服雨天作业的问题。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,他成功研发出带防缠草、防泥巴的摆动装置,这也是他申请的第一个国家专利,让他收获了名气。
2009年,吴洪珠成立了青岛洪珠农业机械有限公司,开始了机器的规模化生产,年产能达到3000台。然而,成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在他取得巨大订单的时候,出现了一批仿冒机器,给用户带来了困扰。
吴洪珠主动为客户维修机器,甚至送上一台自家生产的机器。通过这次事件,吴洪珠认识到企业管理的重要性,开始规范各项规章制度。
2013年,在德国汉诺威国际农机博览会上,他成功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,拿到了500多万元的订单。回到国内,他迎来了来自俄罗斯和美国的客户,两者为了优先获得机器竟然展开了竞价。
最终,吴洪珠与客户和平解决,这一事件也让他意识到企业要走向国际市场,要提升生产能力。
他积极与客户沟通,解决客户在使用的过程中的问题。2015年,一位内蒙古土豆种植大户向他提出了一项定制需求,希望可以播种微型薯种的机器。面对这个挑战,吴洪珠毅然接受,签订了合同。
在与团队的共同努力下,他们成功研发出了全国首台微型薯种植机,解决了微型薯播种难题。
吴洪珠一直坚信研发的重要性,他不仅招聘了农机人才组成开发团队,还与科研院所合作,组建了一支研发技术队伍。
到2020年11月份,在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上,他的团队的最新研发成果,4U-170LH大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荣获金奖。目前,洪珠农业机械的年产能达到2万多台,年销售额达2亿元,企业规模仍在继续扩大。
他们的产品不仅畅销国内,还销售到俄罗斯、美国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。
吴洪珠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农民能够最终靠不懈努力和创新精神,从小小的农村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土豆机械企业。
他的故事告诉我们,只要有梦想、有热情,不论身处何地,都可以创造奇迹,走向世界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