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大河财立方 记者 丁洋涛 文图】“刚帮游客打包完两箱登封烧饼和八宝酥,快递员半小时内就到店取件了,时效非常快。”8月中旬,登封市守敬路一位特产店老板一边贴快递单一边慨叹,此刻正值快递业传统冷季,这样的繁忙场景却在全国多个旮旯演出。
近来,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最新数据印证了这一改动:2025年8月全国快递事务量达161.5亿件,同比增加12.3%;事务收入1189.6亿元,同比增加4.2%;1-8月累计事务量更是打破1282亿件,同比增速17.8%。
这份“冷季不淡”的成绩单,并非偶尔——头部快递公司正经过精准发掘文旅、开学季场景需求,用无人科技破解结尾配送难题,以全链路网络优化提高服务才能,经过许多环环相扣的实战途径,一起撬开了冷季增加的新空间。
当电商促销带来的惯例寄递需求降温,快递公司把目光投向了“季节性特征需求”,用定制化服务将“非刚需”转化为“安稳单量”。河南申通的8月增加故事,就始于对以上两大场景的深度发掘。
8月是河南省文旅消费的顶峰期,在登封、开封等河南文旅抢手城市,“带特产回家”成了不少游客的刚需。记者从河南申通方面得悉,该公司没有沿袭惯例配送形式,而是先做了满足的“考察调研”:摸清登封少林寺、开封清明上河园等景点周边特产店的客流顶峰,将游客抢手区域划分为数个专属网格,每个网格装备驻点快递员,一起树立“商户服务群”。
“许多游客对登封烧饼、素饼、八宝酥,开封桶子鸡、花生酥等特产拍案叫绝,想把这些特产寄回家里。咱们在每一个商户群内都会有驻点专属快递员,只需商户在群里下单,最快十分钟就能抵达店肆,对寄出特产进行打包,大幅度缩短商户和游客的等待时间。”河南申通商场事务担任人表明。
而到了8月20日之后,河南申通的服务重心又悄然转向了“开学季行李”。在郑州龙湖大学城等地,暂时寄递点连续铺开,蓝色的帐子下,打包带、气泡膜、纸箱堆成了小山,快递员一边帮学生加固行李箱,一边解说“校园优惠寄”服务。
“现在开学便利多了,在家把行李打包发申通,到校园直接领就行,费用也不高,让我返校路上更轻松。”一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重生告知记者。
场景挖潜带来了订单增量,而如安在本钱不飙升的前提下接住这些订单?答案藏在无人配送技能的落地使用里。从海拔4000米以上的西藏雪域高原,到门庭若市的华夏城市,无人车正用“降本+提效”的两层优势,破解冷季配送的功率瓶颈。
本年7月7日,无人车运抵西藏日喀则定日县,次日即发动实地测验。中通网点担任人卢俊科总算不用为“派件本钱”忧愁了。“曾经往扎果乡派件,得雇两个司机轮班,每月光薪酬就7500元,60公里往复油费50元,遇到暴雪天,路上一堵便是两三天,游客买的特产都快放坏了。”
本年7月,两台新石器无人车运到网点后,他算了一笔“理解账”:一次性投入12万元,充15元电费就能跑3次60公里往复,相当于每次运送本钱不到5元,比之前省了90%。
更让他满足的是“安稳性”。“曾经卡车两天来一趟,现在无人车每天早上9点准到,卸货很快,居民取件时间比曾经提早了整整一小时。”扎果乡兔喜门店担任人高照祥指着货架上规整的包裹说。
到8月底,中通自研无人车办理渠道——“中通智驾无人车运营办理渠道”已在全国超700个网点投入近3000台无人车,累计行进路程打破1600万公里。
新乡申通网点的3辆无人配送车,每天清晨7点就从转运中心动身,车厢里装着800多件快递,沿着预设道路辆无人物流车每天运转两趟,日均运送量超2000件,可以减轻3名快递员的压力,大大降低了20%的劳动强度。”网点担任人刘司理说。
不只如此,无人车的“按时性”还让驿站分拣更沉着:“曾经快递员何时到不一定,咱们得随时等着;现在无人车每天10点、16点准点到,咱们能提早组织人卸货,分拣功率提高了30%。”现在河南申通已在郑州、新乡、平顶山、周口等地投入40余辆无人车。
当场景需求有了承载,技能功率有了提高,怎么让“从库房到收件人”的全链路更顺利?不少快递公司开端从仓储、运送、转运三个环节发力,用体系性优化筑牢服务根基,让冷季的增加不只“有量”,更“有质”。
据了解,极兔速递的152个云仓,在本年8月成了电商客户的“应急库房”。“曾经咱们的货放在自己的库房,遇到突发订单,从备货到发货得4小时;现在把货放在极兔的云仓,体系一接到订单,云仓直接打包发货,最快2小时就能出仓。”一位美妆电商担任人告知记者。
到2025年6月底,极兔云仓总面积达49万平方米,8月经过云仓处理的订单占比达22%,发货时效同比提高40%。而在新疆、甘青宁等偏远地区,极兔的集运形式事务,正改动当地顾客的收货体会。“曾经买内地的衣服,得等良久才能到;现在极兔把同区域的订单会集到乌鲁木齐集运中心,再一致配送,3天就能收到了,运费还省不少钱。”新疆乌鲁木齐市民王女士表明。
转运环节的优化相同要害,极兔在交通枢纽自建转运中心,到6月底已投入270套自动化设备,分拣功率明显提高;申通的“昆仑”智能调度体系,则像“数字大脑”相同实时调整道路,快件运送全链路时效相较以往缩短近2小时。河南申通郑州转运中心担任这个的人说:“咱们自主研制的可视化‘昆仑’体系,集成了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云核算、物联网等先进的技能,可以全面明晰地观察到各中心库区内部一切快递的流向及流速。”
从文旅场景的“十分钟上门”,到高原无人车的安稳配送,再到云仓与智能调度的“小时级发货”,快递业的8月冷季增加,实质是“需求挖潜、技能提效、网络兜底”三者的协同发力。当每个环节都能精准对接客户的实在需求、处理职业痛点,“冷季不淡”便不再是偶尔,而是职业向高水平开展转型的必然结果。